时间:2022-12-07 15:23:17 访问:1254次
为深入贯彻实施我校“大学生成长助航计划”,进一步帮助学院资助对象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提升资助对象的综合素质,营造自强不息的学风,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经研究决定,学院成立“e知学堂”,为资助对象学生创建更多的交流和服务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好学业规划,提升就业竞争力。
一、培养对象
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全日制本科2022级资助对象。
二、要求标准
“e知学堂”成员必须品行端正,拥有理想与追求,意志坚定并且勤奋刻苦,具体标准如下:
1.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有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
2.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和适应能力;
3. 身体健康,学习态度正确,勤恳好学,不骄不躁;
4. 诚实守信,模范自律,遵守校纪校规,无任何处分记录;
为持续深入实施学院“e知学堂”方案,进一步完善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和谐稳定与成长帮扶、接轨社会与理想就业三大综合平台,提升资助对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现将组织申报学院“e知学堂”活动项目的相关工作安排具体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对象:
1.项目成员必须是学院“e知学堂”的成员;
2.申请者应以团队为主,团队人数一般在3-4人。
二、项目申报范围:
(1) 申报者可结合自身的研究优势,自行申报选题。项目选题可围绕以下方向开展:
1. 把握时代脉络:建党百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调研和研究;
2. 社会前沿热点:当前社会热点现实问题调研或研究;
3. 展现青年担当的故事:挖掘青年学子服务国家的实践故事;
4. 疫情防控期间可行的政策宣传、支教、扶弱、助困等短期项目。
(2) 探索我校资助对象学生教育或资助工作的研究,项目课题可从以下方向选择,具体研究内容申报者可结合方向具体化:
(注:可参考往年优秀项目和学校发展性资助计划项目,具体见附件)
1.“五育并举”背景下的高校劳动教育形式探索;
2.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
3. 后脱贫攻坚时期高校资助认定工作难点及对策研究;
4. 志愿服务视阈下高校资助学生成就动机研究;
5. 毕业生1年-5年就业现状跟踪调查研究;
6. 关于高校学生闲置物品交易需求的调研分析;
7. 校园线上闲置物品交易小程序的开发与应用;
8. 关于高校学生学习学业现状的调研;
9. 互联网+下背景的高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探索;
10. 校区led电子屏使用有效性调研;
11. 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3) 学生自主开展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其他公益类项目(寻访校友活动等);
三、项目申请事项:
1.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每项资助经费1000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经费800元;
2.所有学员需在“第八期e知学堂”群内自由组队,要求在12月12日中午12点前完成组队,由组长上报组队信息给团总支吴茗(团总支填《e知学堂活动组队信息表》),并填写《信息学院“e知学堂”活动项目申请表》(附件)发送至团总支吴茗;
3.学院成立“e知学堂”活动项目指导小组,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筛选,确定项目等级。如有疑问,可联系学院本科生资助辅导员:方老师 0571-85290884
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2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