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5 15:16:00 访问:1157次
2020年11月17日-21日,“建行杯”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我院学生曾庆润、程思宇、邱子依、罗康、陈林、韩津津、姜怡玲、朱耀斌、谢雷、袁少楠、赵志明、吴烨、何建忠的项目《全球脑神经外科手术规划云服务领航者》(指导教师:冯远静、仇翔、戴光麟、姚晓敏、赵澄)荣获全国金奖、晋级三强争夺赛;我院学生陈芳、赵凯龙、周晓根、夏瑜豪、饶亮、彭春祥、胡灵颖、杨涛、徐家康、侯铭桦、刘俊、王柳静、郝小虎、单琦纬、张凯旋的项目《生命方舟——全球多域蛋白质结构计算引领者》(指导教师:张贵军、胡俊、屠佳、王卫红、戴光麟)荣获全国银奖。
今年疫情期间,学院在创业学院的组织下,选拔学院优秀项目,给重点项目配备导师组,开展了密集的多轮的线上培训,项目不断得到优化;学院院长书记多次在全院大会以及教授中广泛宣传互联网+大赛;借本轮岗位聘任的契机,把互联网+和挑战杯等重要赛事成绩作为教授评聘三四级教授以及年终岗位任务的重要内容,由老师自行申报,任务到研究所,制定相应考核政策;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整合资源,统筹学校学院经费和资源支持学生创新活动。
同时,学院也制定了参与创新创业教师和学生的奖励激励办法,构建学生实践创新培养的长效机制,建立了“一体两翼”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两翼:以“互联网+”、“挑战杯”、学科竞赛为主的竞赛平台,以国家创新创业项目、省新苗计划、校运河杯项目、建龙基金等为主的科研项目平台,这两个平台成为学院项目的重要来源。
据悉,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国内外117个国家和地区、4186所学校的147万个项目、631万人报名参赛,除国内知名众多高校外,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和麻省理工等1158所国外学校也派队伍参加了比赛。
附:获奖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全球脑神经外科手术规划云服务领航者
获奖奖项:主赛道金奖、晋级三强争夺赛
参赛人员:曾庆润、程思宇、邱子依、罗康、陈林、韩津津、姜怡玲、朱耀斌、谢雷、袁少楠、赵志明、吴烨、何建忠
指导老师:冯远静、仇翔、戴光麟、姚晓敏、赵澄
神经外科疾病致是致死率与致残率极高、手术风险极大的疾病,据统计每年脑疾病患者超过836.3万,而神经外科专业医师仅有8000名。为解决医患不平衡,保证患者最佳治疗质量、降低手术风险,亟待需要先进的神经外科手术规划系统。本系统通过建立患者大脑结构三维模型,获取病灶与周边重要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辅助神经外科医生制定更安全准确的手术方案,在最大程度保护脑功能的同时精确规划手术路径并切除病灶。
项目产品已在北京宣武医院、上海华山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等11家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使用,已和深圳安科、英库科技等设备厂商、经销商开展合作。
项目名称:生命方舟——全球多域蛋白质结构计算引领者
获奖奖项:主赛道银奖
参赛人员:陈芳、赵凯龙、周晓根、夏瑜豪、饶亮、彭春祥、胡灵颖、杨涛、徐家康、侯铭桦、刘俊、王柳静、郝小虎、单琦纬、张凯旋
指导老师:张贵军、胡俊、屠佳、王卫红、戴光麟
生命方舟团队利用十余年的科研技术沉淀,基于生物组学大数据挖掘与分析、计算智能与深度学习等信息技术,坚持“致力于寻找生命奇迹”的理念,打造了全球首款多域蛋白质结构计算平台--生命方舟,成立了一家面向未来的生物信息高新技术企业,目标定位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科研与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面向精准医疗、创新药物设计及疫苗研发等工程应用领域,为医药企业、医疗单位与研究机构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结构计算服务。生命方舟将缩短创新药物研发周期,推动国内外科研机构与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了人工智能与生命健康的深度融合。
目前,生命方舟团队已与贝达药业、华立医药集团、杭州慧云医疗、金华市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达成合作伙伴关系,为他们提供了高质量靶标蛋白质机构计算服务。